工作室基本情况 | 工作室名称 | 田浩技师创新工作室 | |||||
工作室级别 | 全国级 | ||||||
成立时间 | 2018年 | ||||||
工作室所在单位 | 新材料研究院 | ||||||
工作室介绍 |
2018年10月,南钢新材料研究院成立“田浩技师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秉承创新、传承、服务的工作理念,励志于焊接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成员包括公司领导、专家、高级技师、技师、科研骨干等,共20余人。组成了专业的焊接技术团队。
创新工作室成员秉承创新、传承、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和服务的工作理念,立志于焊接技术领域的焊接技术研究工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了焊接质量。
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容器用钢、海工船舶用钢、建筑用钢、桥梁用钢、特殊用钢等领域的所有新型材料的焊接技术研究,并承担了国家级项目的多个科研课题及以公司自主创新型科研课题的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理论的研究工作。
创新工作室拥有多台先进的焊接设备及专机、高技能人才、优秀的技术骨干等,有着非常丰富的焊接知识和实践经验。团队同心协力,为下游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焊接技术支持与服务。
|
||||||
团队人数 | 20 | ||||||
工作室类别 | 工艺研究、数智化提升、质量提升、节能降碳 | ||||||
创新领域 | 焊接技术、焊接质量 | ||||||
中长期规划 |
以创新和技能为出发点,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作,以真正打造受人尊重的智慧生命体,实现数智化、绿色焊接。
|
||||||
工作室领衔人情况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政治面貌 | 职务 | 职称 | 技能等级 |
田浩 | 1982 | 本科 | 中共党员 | 焊接主管 | 高级技师 | ||
领衔人获奖情况 |
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机冶石化十佳行业工匠、江苏省文明职工、江苏省最美抗役职工、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文明职工、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南钢田浩技师创新工作室领办人、复星创新合伙人、南钢工匠等。
|
||||||
工作室成绩 | 主要完成创新项目 |
一、公司重大项2项
1、高锰钢冷罐试验及液氢液氨环境适用性研究。
2、1100MPa级气保焊丝及盘条研发和推广应用。
二、研究院级创新项目4项
1、CTOD值影响因素分析及焊接工艺改进。
2、剩磁对9Ni钢焊接质量影响及剩磁防控及消除措施的研究。
3、氧化物冶金风塔用钢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研究。
4、钢板表面缺陷修复及工艺研究。
|
|||||
专利情况 |
1、授权的发明专利21项:《一种7%Ni储罐钢的钢板焊接方法》、《一种船用低温L型钢及其焊接工艺》、《超低温高锰钢焊丝、焊条及其制备方法》、《一种620Mpa级超高强船用钢薄板的气保焊方法》、《一种适用于低Mo新型耐火钢的手工电弧全位置焊接工艺》等。
2、受理的发明专利33项:《一种高断裂韧性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钢埋弧焊接方法》《一种适用于高强度超厚钢板的双丝气电立焊的焊接方法》《LNG储罐用高锰低温钢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及焊接工艺》《一种屈服强度690MPa耐候钢的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一种适用于1000MPa级高强钢的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等。
|
||||||
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
工作室作为职工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师徒带培和开展专项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年轻员工技能水平,先后培养12名生产骨干,2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1名管理人员。为企业的可续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
||||||
主要成绩 |
一、参与国家重点项目
1、完成工业强基项目建筑用复合型抗震耐火钢Q345FRE/Q390FRE、Q420FRE/Q460FRE钢配套焊材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参与Q690DR(SA-517 Gr.F)抗氢钢项目配套焊材研发及焊接工艺研究。
3、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工程结构材料”之“高原复杂环境高性能桥梁钢板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最大厚度 ≥100mm、耐候指数I≥6.5的Q500qENH~550qENH级耐候桥梁钢。
二、研究院数字智能化焊接实验室建设
主持完成研究院数字智能化焊接实验室建设,实现“人机料法环”数字化管理,完成从工艺设计到焊前准备、焊中管控、焊后管理的焊接试验全过程智能管控,实现试验管理精细化、工艺设计智能化、数据记录精确化及人工干预最小化。该数字智能化焊接实验室在国内钢铁企业内是“独一无二”的高端实验室。
三、引领创新,技能人才培养
结合数字化实验室,每年组织对公司材料研发人员进行实操与理论培训,加强了南钢材料研发人员的焊接性分析能力和用户技术服务能力。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这里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突破了个人瓶颈,成为各领域专业技术中的佼佼者。主要围绕南钢重点产品,结合用户使用现状及需求,开展在结构、海工、船舶、容器、 军工等各领域内包括材料焊接性、焊接工艺、加工成型的应用研究。
四、为产品保驾护航
掌握材料的使用性,解决用户技术使用问题并承担公司重点产品的船级社、特检院等焊接认证工作。深入用户技术研究,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了解用户需求,与下游用户紧密沟通,为用户制造过程中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不同行业客户的现场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