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仓职工创新工作室

负 责 人:蔡德仓
成员数量 :15人
级  别:市级
所在单位:炼铁事业部烧结厂

[ 工作室详情 ]

工作室基本情况 工作室名称 蔡德仓职工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级别 市级
成立时间 2016年
工作室所在单位 炼铁事业部烧结厂
工作室介绍
蔡德仓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现有成员15人,其中8人负责设备创新攻关,6人负责工艺创新攻关,并建立了6人的技改创新小组,以及7人的QC攻关小组。 工作室主要立足烧结厂两台220m²烧结机产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职工素质为目的,围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活动,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和难题攻关方面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发表论文6篇,实现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思维来实现智慧绿色高效烧结生产。
团队人数 15
工作室类别 工艺研究、质量提升、节能降本
创新领域 烧结生产技术
中长期规划
以创新和技能为出发点,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作,以真正打造受人尊重的智慧生命体,实现数字化工厂建设。
工作室领衔人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学 历 政治面貌 职务 职称 技能等级
蔡德仓 1972年 大专 班组长 高级工
领衔人获奖情况
蔡德仓主持并总结和提炼的《更换台车三步法》、《四定两控均衡烧结法》被公司命名为“先进操作法”。历年来,烧结班先后荣获全国“青安杯”竞赛先进班组、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公司“卓越班组”、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蔡德仓本人也连续多次被公司授予“十佳班组长”、“十佳生产能手”、“百名功臣”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成绩 主要完成创新项目
1、创新项目《降低烧结返矿率》一年增效264万元 2、创新项目《降低烧结固体燃耗》固体燃耗每吨下降2.2kg,年效益244万元 3、创新项目《预热蒸汽提质改造》提高混合料蒸汽预热效果和蒸汽利用率,减少了烧结过程中的固体燃料消耗,年效益174万元 4、创新项目《降低烧结机漏风率》降低了烧结工序能耗,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年效益80万元。
专利情况
授权专利有《具有微负压调节装置的烧结机》、《粉末物料料仓缓冲装置》、《一种烧结机布料松料器》、《一种水密封环冷机金属柔性全密封装置》、《环冷机台车弹性密封装置》
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创新工作室将技术改进、技术革新与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师带徒方式,不断提高年轻员工的技能水平,先后培养出8名生产骨干、4名技师,2023年南京市烧结工技术比武中,前六名中有3人出自蔡德仓职工创新工作室。
主要成绩
创新工作室经过常年多时间的运作,培养了一批肯学习、肯钻研的骨干成员,并且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提高转鼓强度》课题获得公司基层微创新成果铜奖,工作室利用计划检修停机时间,对两台机布料系统设备进行了改造,由以前的手动调整辅门改造为自动控制辅门,稳定布料,减少边缘效应,创造年效益55.2万元,其次再坚持“厚料层,低水低碳”烧结等先进的操作方法,烧结矿转鼓强度提升到78%以上,创造年效益30万元。《台车布料平料板改造》布料的好坏,对烧结机表面点火、热能的有效利用、风量的合理分布和料层的提高均有直接影响。料面平整均匀,可使混合料表面点火均匀,受热均衡,从而可减少煤气消耗量,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上料量,减少表层烧结矿的影响,提高烧结成品率,相反,若布料不当,料面凹凸不平、呈波浪状或出现局部堆积、局部拉沟等现象,都会使风从压力相对较小的地方大量排出,造成点火热量的浪费,增大煤气消耗量。此时,机尾烧结矿断面表现为红矿层不整齐,局部过烧,局部夹生,使烧结矿强度降低,创造年效益170.45万元。混四下料口清堵机使用,解决了皮带机下料口常年积料,光靠人工清理的问题,持续疏通,每班3次下料口人工清料降为0次,大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减少了清理下料口工艺停机时间,规避了人工清料作业时的安全风险,创造年效益9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