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基本情况 | 工作室名称 | 刘呈军技师创新工作室 | |||||
工作室级别 | 市级 | ||||||
成立时间 | 2016 | ||||||
工作室所在单位 | 特钢事业部第二炼钢厂 | ||||||
工作室介绍 |
工作室由刘呈军领衔,工作室现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技师6人,技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4人,工作室中有“南京市创新能手”、“南京市技术能手”、“南钢工匠”、“南钢劳模”、市级公司级“优秀共产党员”、公司及“十佳青年”,公司多项“先进技术操作法”创建者等。
工作室所属产业为冶金工业,主要围绕转炉工艺、设备、能源、环保等领域开展工作,为紧密结合现场开展各项攻关课题活动,工作室位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炼钢车间,拥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室内面积约为30㎡左右,工作室主要设备清单如下表所示,设备设施齐全。
|
||||||
团队人数 | 13 | ||||||
工作室类别 | 工艺研究、节能降碳、质量提升 | ||||||
创新领域 | 转炉炼钢技术 | ||||||
中长期规划 |
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数字化在转炉炼钢的应用
|
||||||
工作室领衔人情况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政治面貌 | 职务 | 职称 | 技能等级 |
刘呈军 | 1979 | 专科 | 中共党员 | 转炉大班长 | 高级技师 | ||
领衔人获奖情况 |
1、2017年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2、2018年获得“内科大”杯全国模拟炼钢大赛三等奖。
3、2019年获得“南京市创新能手"称号。
|
||||||
工作室成绩 | 主要完成创新项目 |
1、公司先进操作法一等奖的“分阶段调整氧流量,提升转炉效率”已全面推广。
2、课题“一种转炉砖快速补炉底技术的应用”已全面推广。
|
|||||
专利情况 |
1、《分阶段调整氧流量流量转炉冶炼方法》2、《一种抗酸性管线钢的冶炼方法》3、《一种转炉出钢口的连接方法》4、《一种使用菱镁石维护转炉炉底的方法》
|
||||||
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
1、工作室主要成员都为一线经验丰富的骨干,在现场生产活动中结合具体情况。 2019-2020年到同类型企业对标5次,现场指标和生产产量有较大提高。 2、结合厂部的技能竞赛提升现场操作水平。承担新大学生进厂后职业生涯发展“导师制”培养任务。 3、面对年龄断层,人员流动,工作室在2018-2020年培养已上岗的炉长3人,主操3人,摇炉工2人,后备骨干5人,通过技师考核2人,高级技师考核7人。
|
||||||
主要成绩 |
1、作为参与创造者,创造出“中高碳钢保碳出钢”操作法,解决了面临中高碳钢在保证出钢温度的前提下碳含量低的困难,并保证了钢水的纯净度,降低碳粉使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2、完成南钢先进操作法“分段调整供氧强度,提高转炉生产率”获得公司创新成果三等奖。此操作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冶炼时期调整供氧强度,平缓炉内反应速度,减少炉内喷溅或返干,即提高了转炉生产金属收得率,还缩短了冶炼周期,极大提高了转炉生产效率。
3、主要创作人,完成了“一种生铁快速维护炉底的方法”先进操作法。此操作法主要是利用生铁对转炉熔池底部进行维护,改变了传统利用大面料耐火材料进行垫补维护,节约了炉衬维护时间,降低了耐材消耗。
4、组织实施降低吨钢石灰消耗,采用分钢种设计碱度,热量富裕炉次采用生料代替石灰。在2022年度石灰吨钢消耗从37公斤/吨降低到了32公斤/吨。
5、攻关钢铁料消耗,截止7月份从去年的1062公斤/吨降低到了1058公斤/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