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总工会下发《关于认定2023年度南京市职工“五小”活动优秀项目的通知》,南钢孙闯、刘庆、陈曦、聂真来、马勇等五名职工分别荣获“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南京市职工“五小”活动是市总开展群众性创新创造的品牌活动,每年面向南京市广大职工征集优秀项目,旨在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搭建平台,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
南钢工会高度重视职工的基层创新工作,制定《基层微创新成果管理办法》,每年组建公司微创新专家评审组,对合理化建议、创新工作室成果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创新成果进行评选。2023年度,基层微创新合计申报1509项,同比增长42.6%,广大职工创新创造热情空前高涨,创新成果转化率、效益显著提升。
南京市职工“小革新”
《缩小高炉喷煤枪内孔径,减少喷吹压缩空气量》
陈曦,炼铁事业部第二炼铁厂高炉五车间水工班班长,高级技师,曾获“南钢劳模”“杰出工匠”等荣誉称号,拥有授权专利11项,是2022年南钢“专利工作先进个人”,带领班组成员荣获全国“创新百强班组”称号。陈曦是一名扎根高炉一线的创新先锋,面对高炉喷煤过程中风压波动、气体消耗巨大、管道磨损严重等难题。陈曦通过查阅历史数据,分析高炉喷煤枪出口总面积对高炉喷煤的影响,推算出高炉喷煤枪出口总面积可减少的范围,合理缩小喷煤枪出口内径,在不影响高炉喷煤的前提下,达到减少高压空气用量的目的,降低高炉生产成本,节能减排,高炉喷煤稳定在185kg/t.Fe以上,实现经济效益693.12万元。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南钢基层微创新金奖。
南京市职工“小设计”
《科学利用双LF模式,实现镍系钢提质降本》
聂真来,板材事业部第一炼钢厂精炼车间主任助理,从事精炼工艺和质量管理工作。由于镍系钢低磷、低硫、低碳、高镍的成分设计,对钢水纯净度要求极高,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时间长容易造成底吹不好、钢水碳成分控制难度大等异常情况,严重制约镍系钢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精炼车间针对此情况对精炼生产方式和精炼工艺进行优化,对镍系钢等重点、难点特殊钢种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进行攻关,通过双LF炉生产模式减少钢水滞留时间,实现镍系钢连浇炉数和钢包自流率新突破;开发低碳、低硫、高合金钢精炼过程增碳控制技术;实现9镍废坯循环利用,提高炉产和废坯利用率;发明出一种低磷、低碳高真空时间钢种真空槽喷补维护方法,减少真空过程回磷和耐材对钢水的污染,创效高达2783万元。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南钢基层微创新金奖,并被推荐申报公司级创新成果获评二等奖。
南京市职工“小建议”
《基于质量成本系统建立多方位统计、全方位数据分析模式》
马勇,板材事业部质量处质量监督室主任,先后荣获“十佳岗位明星”“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公司搭建质量成本系统,经过两年的不断运营优化,已实现管理层次的质量成本数据准确采集及相关指标统计分析功能,但是随着对质量成本管理的持续深入,质量成本的数据分析颗粒度和统计维度需要不断拓展和挖掘。为有效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打造“自下而上管理”的模式+“人人都是成本管家,人人都是成本经营者”的理念。马勇与质量团队通过不断调研和管理需求收集,率先提出系统升级,实现按日、按班组、按责任单位、按钢种等质量成本展示,同时按照生产时间、判定时间、产品大类、钢种及厚度区间等多维度分析功能,实现产品改判实时损失提醒。通过质量系统与生产操作的高效结合,2023年质量成本同比进步23.2%,减少质量损失2152万元。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南钢基层微创新金奖,并被推荐申报公司级创新成果获评三等奖。
南京市职工“小创造”
《数字化整合发电机组,提升发电效率》
刘庆,能源动力事业部生产质量处副处长。该项目在没有增加任何设备和外部煤气的前提下,将不同效率的煤气发电机组进行整合,提高整体发电机组效率。在创新过程中,刘庆将不同区域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整合,打穿管理、组织边界,形成合力;以汽轮机真空、循环水温度、换热器效率、气候因素为边界条件,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求解;利用数字化思维,对数据整理分析,对DCS系统中秒级数据导出、整理和分析,建立数据库和模型进行分析求解,使煤气发电机组整体效率提高3.24%,年增发电量6645.18万度,创造效益4058.87万/年。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南钢基层微创新金奖,并被推荐申报公司级创新成果获评三等奖,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五小技术创新”项目命名、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南京市职工“小创造”
《数字化整合发电机组,提升发电效率》
刘庆,能源动力事业部生产质量处副处长。该项目在没有增加任何设备和外部煤气的前提下,将不同效率的煤气发电机组进行整合,提高整体发电机组效率。在创新过程中,刘庆将不同区域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整合,打穿管理、组织边界,形成合力;以汽轮机真空、循环水温度、换热器效率、气候因素为边界条件,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求解;利用数字化思维,对数据整理分析,对DCS系统中秒级数据导出、整理和分析,建立数据库和模型进行分析求解,使煤气发电机组整体效率提高3.24%,年增发电量6645.18万度,创造效益4058.87万/年。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南钢基层微创新金奖,并被推荐申报公司级创新成果获评三等奖,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五小技术创新”项目命名、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